湖南科技大學“教學禮拜”主題活動交流分享報告會召開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2021-06-01 11:01:02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6月1日訊(通訊員 趙一涵 胡靜文 施靜靜 劉圓敏 )為推廣教書育人和管理服務工作的先進經驗,在個人“自我反思”的基礎上加強集體交流分享,給教師與管理人員提供學習交流平臺,5月18日下午,湖南科技大學于立德樓A附樓五樓報告廳召開“教學禮拜”主題活動交流分享報告會。副校長賀澤龍出席并主持報告會,福建農林大學材料工程學院劉學莘副教授和學校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曾照福教授分別作專題報告。教務處全體人員,瀟湘學院、教師發(fā)展中心、各教學院相關負責人,本科教學督導團代表與會。

▲湖南科技大學成功召開“教學禮拜”主題活動交流分享報告會

▲副校長賀澤龍發(fā)表講話

賀澤龍表示:“學校要提升創(chuàng)新型應用人才培養(yǎng)質量,離不開一流的師資隊伍?!睂Υ耍蚪處焸兲岢隽巳c要求,一是教師要不斷加強理論修養(yǎng),為培養(yǎng)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供最堅實的基礎;二是要牢固樹立課程思政的意識,引導學生自覺把個人理想追求融入黨和國家的事業(yè)之中;三是要牢記初心使命,堅定理想信念,切實當好學生成長成才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劉學莘以福建農林大學《家具結構設計》的課程為例,作主題為“課程思政,溫暖課堂”的報告。他首先提出“情動”這一關鍵理念,再圍繞“何謂情動、為何情動、如何情動,情動何果”四個方面條分縷析抽絲剝繭,詳細闡述課程“情動設計”的理解、重要性、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談及對“情動”二字的理解,他表示,“教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中心,老師帶著情懷教,學生帶著感恩學。情字由心和青兩部分組成,老師用心帶著真善美授課即為情動。情動是把‘干巴巴的說教’向‘熱乎乎的教學’轉變的過程,是讓課程思政有情有義、有溫度、有愛的過程?!?

▲湖南科技大學成功召開“教學禮拜”主題活動交流分享報告會

如何做學生創(chuàng)新路上的引路人?曾照福認為,學科競賽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有較強的鍛煉提升作用,創(chuàng)新性是大多數學科競賽最主要的評價指標之一,需要創(chuàng)造性應用理論知識探索解決工程、社會實際問題的方法和手段,將創(chuàng)新思維貫穿于作品設計、問題解決和競賽展示的全過程。老師作為學生創(chuàng)新路上的引路人,要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緩解學生各種壓力,做學生團隊的潤滑劑。

會上,參會老師們就教學平臺、教學設計等與報告專家進行交流互動,現場氣氛熱烈

責編:胡孟婷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