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口袋公園”建設快速發(fā)展 目前已建設和改造近3萬個

  中國建設報   2022-08-26 09:50:12

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近日表示,按照居民出行“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目標要求,全國目前已建設和改造“口袋公園”近3萬個,“口袋公園”建設得到快速發(fā)展。

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最新統(tǒng)計數據顯示,各地統(tǒng)籌利用城市中的邊角地、廢棄地、閑置地、綠地等,因地制宜規(guī)劃建設或改造“口袋公園”近3萬個,建設綠道8萬多公里,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約為15平方米。

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城市建設司副司長楊宏毅表示,目前,受空間限制,城市內建設大型的綜合公園越來越難,在這種情況下,通過拆違建綠、見縫插綠、打開圍墻等方式建設“口袋公園”,是補齊城市老城區(qū)、人口高密度區(qū)域等公園綠化活動場地不足、分布不均衡等短板問題的重要措施。

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近日表示,今年將推動全國建設不少于1000個城市“口袋公園”,每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要力爭在年內建成不少于40個“口袋公園”,新疆、西藏等地可結合實際確定建設計劃,從而為群眾提供更多方便可達、管理規(guī)范的公園綠化活動場地。

“口袋公園”扮靚城市微空間

近年來,不少地方都將“口袋公園”建設作為提升城市人居環(huán)境建設的一項重要抓手,家門口的小“公園”越來越多,滿足了更多市民“出門見園、開窗見綠”的愿望。

在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工人們正在對北川新縣城的羌城健康綠道進行進一步美化。這條健康綠色跑道目前已經讓縣城的8個“口袋公園”串聯成線,因此每天都有很多市民來這里散步。一位正在散步的居民說:“我們老年人在這里散步也很好,孩子們在這里玩,都很滿意?!?

在湖北省枝江市,目前城區(qū)已建成休閑公園及街頭綠地49個,每個社區(qū)現在都建有一個以上相應規(guī)模的公園?!罢麄€枝江環(huán)境越來越好了,有利于我們健身、放松。”市民紛紛表示。

不少地方通過提前設計規(guī)劃,更是讓“口袋公園”連成片、形成網絡,進一步激發(fā)了城市的商業(yè)活力。在山東省濱州市沾化區(qū),新建的11處“口袋公園”與沿河風情帶串聯起來后,在當地一下子就成了地標性景觀,很快就引來了一個商業(yè)綜合體的落地。該區(qū)某商業(yè)項目負責人牟建永說:“公園是市民休閑娛樂的地方,人流量相當大,我們商場緊挨著公園,這些人流將會成為我們商場的客流?!?

“口袋公園”激活廢棄閑置空間

因為小,所以“口袋公園”現在已經成為許多城市微更新的一項重要內容?!翱诖珗@”在為周圍群眾提供一個休閑娛樂新去處的同時,更使得城市原本廢棄、閑置的空間有了新用途,進一步提升城市品質。

近年來,四川省綿陽市鹽亭縣將城區(qū)鄉(xiāng)鎮(zhèn)雜亂廢棄的區(qū)域地塊進行集中整治,以小巧舒適為設計理念建設的“口袋公園”,讓居民們交口稱贊。該縣鳳靈街道居民汪青才說:“以前這里雜草叢生,亂七八糟的,但是現在大家都看得到,感覺非常好了?!?

在蘇州,不少市民都發(fā)現,今年有關部門在高架橋下建了不少迷你小花園,太湖石、綠植、鮮花錯落有致,就連橋墩都“穿”上了綠化植被。不僅如此,當地還把“口袋公園”建設與公共停車場建設相結合,在提升景觀的同時,有效利用閑置空間緩解停車難問題。

江蘇省蘇州高新區(qū)楓橋街道黨工委副書記鄒斌介紹說:“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充分利用空間,不能設置(車位)的,我們再造景,提升城市的品質?!?

目前,不少城市修建的“口袋公園”里,都配備了庭廊、座椅、步道、健身器材等設施,周末還成為舉辦文化演出、文藝展示、社區(qū)活動等公共活動的場所。

中國城市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副總工程師王忠杰表示,一個“口袋公園”是不是高水準,關鍵要看能不能滿足公園周邊老百姓的實際需求。另外,“口袋公園”建造要更加關注人性化、無障礙,要更多注重細節(jié)。

“口袋公園”建好更要管好

要讓“口袋公園”真正點亮城市的微空間,要在建設上費思量,同時也要在維護上下功夫。只有杜絕“重建輕管”的現象,才能讓“口袋公園”成為持久保鮮的高品質休閑空間。

在業(yè)內人士看來,各地“口袋公園”建成以后,要加強日常維護和管理,做好公共衛(wèi)生環(huán)境保護,決不能一建了之。要變被動管理為主動作為,推進口袋公園管護由政府為主向社會多方參與轉變。

王忠杰建議,在“口袋公園”建設之初就考慮后期管養(yǎng)的問題,同時也可以進行創(chuàng)新探索,因為“口袋公園”與老百姓日常生活關系特別緊密,可以探索讓社區(qū)居民參與管理。

他認為,隨著小巧、精致的“口袋公園”越來越多,容易吸引來往的市民駐足停留欣賞,而隨著人流的增加,勢必給養(yǎng)護和管理帶來挑戰(zhàn)。只有在社會上形成“共管共治”的氛圍,才能使“口袋公園”真正成為城市街頭巷尾的“點睛之筆”、市民休憩活動的樂園。

責編:張云龍

來源:中國建設報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