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建 新湖南客戶端 2023-03-29 09:32:35
新湖南客戶端3月29日訊(李云建 )“請黨放心,強國有我!請黨放心,強國有我!……向著新的百年,再次揚帆起航!”3月23日下午,安化縣樂安鎮(zhèn)思游完小六年級96班學生的錚錚誓言在安化縣農民運動舊址內響起,字字鏗鏘、句句有力,振奮人心。這是該校在開展“郵政杯”湖南日報朗讀者“追尋偉人足跡 傳承紅色基因”主題活動,旨在通過誦讀黨報內容、創(chuàng)新思政課堂,讓新時代少年在精神洗禮中,補理想之鈣,強成長之基。
思政課走出校園
此時,樂安鎮(zhèn)蚩尤村已春回大地、山花盛開。思游完小部分師生與黨員來到水溪村,踏上依山蜿蜒的磨石侖紅色步道,走向安化縣農民運動舊址。
山間響起嘹亮的歌聲,“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繼承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tǒng)……”,鮮艷的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旗迎風飄揚。六年級97班學生在山頂磨石侖茶亭激情朗誦毛澤東的詞作《沁園春?長沙》,“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同學們與偉人的時空對話,在崇山峻嶺久久回蕩。
來到舊址后,校長張再初當起了講解員:“1925年6月,毛澤東從長沙經湘鄉(xiāng)第二次到安化,調查了解安化農民運動情況,從梅城龍安坪至思游水溪的古驛道(磨石侖石板路)前往水溪村永興庵連夜開會,秘密組織成立農民協(xié)會,撒播革命的火種?!睂W校黨支部書記李曉紅現(xiàn)場為大家講黨課,并帶領大家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與全國兩會精神,他號召同學們熱愛黨熱愛祖國,傳承紅色基因,及時了解時事,學好文化知識,爭做新時代的好少年。
在活動現(xiàn)場,學校黨員們齊誦《百年傳奇》,語文老師朗讀《盛世中國》。櫛風沐雨,砥礪前行,中華民族在黨的引領下,正煥發(fā)出勃勃生機,加速行進在偉大復興的征程上?!靶闹杏行叛觯_下有力量?!苯袢罩倌辏迅吒哓Q起信仰的明燈,照亮遠方前進的道路。
隨后,大家回到學校,張再初校長在六年級97班繼續(xù)帶領大家全面系統(tǒng)地重溫毛澤東游學安化的故事和指導安化農民運動的紅色歷史。同學們個個聚精會神,臉上寫滿崇敬之情。張再初最后寄語同學們:“如今,我們偉大的祖國,山河錦繡,國泰民安;這浩浩山河長治久安,盛世中華正如先輩們所想; 江山多嬌,正如先輩們所愿。我相信同學們一定會好好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學習,長大以后為實現(xiàn)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p>
朗讀,自信,成長
在學校,我們還見到了參加過首屆“郵政杯”湖南日報朗讀者主題活動,曾受活動組委會邀請走出大山來到省城參加頒獎典禮的劉潤妮、劉子軒、劉宇軒同學,原來的靦腆孩子已成長為自信少年。此次,他們得知“湖南日報朗讀者”活動來到學校,便自告奮勇要求展示朗讀,一段《梅花魂》讀出了中華民族頂天立地、堅貞不屈的氣節(jié)。
“三位孩子自從參加活動以后他們愛上了閱讀,敢于展示自我與他人交流?!?span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38px;">四年級101班班主任夏斌芬介紹道,"目前,學校從幼兒班到六年級都已常態(tài)化開展閱讀打卡,這是‘湖南日報朗讀者’活動的一個延伸,鼓勵學生在家里朗讀語文、英語的課文與經典片段,再將朗讀視頻上傳到班級閱讀打卡微信群展示,通過這種方式,孩子們的記憶力、閱讀理解能力、寫作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
校長張再初表示,朗讀最大的益處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與自信心,俗話說得好,“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朗讀對學生各門功課的學習都有幫助。“湖南日報朗讀者”活動來到思游完小,為學生提供了一個鍛煉與展示自我的更高平臺。學校近年來將朗讀經典與思政課相結合,通過紅色基地、德育基地的社會實踐與思政課相融相促,為幫助學生從小樹立遠大理想、培養(yǎng)優(yōu)良品格,助力學生勤奮好學、茁壯成長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據了解,思游完小位于安化縣西南樂安鎮(zhèn)蚩尤村,前身為創(chuàng)建于1930年的夏家學堂,歷經數十載的歷史變遷與自身發(fā)展,現(xiàn)在承擔著八個行政村兩萬多人口適齡子女的義務教育任務。學校秉承“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為孩子未來奠基,讓每一顆星閃亮”的辦學理念,教學思想不斷更新,辦學條件不斷改善,教學成績明顯提高,學生素質顯著提升。
我成為家鄉(xiāng)代言人
“去年,公司20萬公斤紅皮小籽花生銷售一空,每公斤賣到44元……”活動中,四年級101班學生夏悅童為我們朗讀著令她感到無比自豪的新聞報道,“我驕傲,因為文章寫的是我爸爸的事跡”。
據了解,夏悅童的爸爸是安化縣蚩尤故里生態(tài)農業(yè)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夏勇彬。2022年2月12日,《湖南日報》新春走基層?我心歸處是故鄉(xiāng)欄目刊登了題為《把小籽花生做成大產業(yè)》的報道,文章講述的便是他放棄城里的事業(yè),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帶動鄉(xiāng)親致富的感人故事。
當我們見到這位曾是“新聞人物”的總經理時,他正與鄉(xiāng)親們忙活著。夏勇彬為我們介紹,他父親是在本村工作了近三十年的支部書記,對煙草種植退出當地,村民的收入受到影響感到十分焦急,于是,他發(fā)動家人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并大力推廣種植紅皮小籽花生。夏勇彬從最初承包30畝開始,經過6年摸索,采取“農場+農戶+基地”種植模式并免費提供技術指導,帶動周邊農戶種植,如今,已建成紅皮小籽花生基地1500多畝。
“我女兒選擇朗讀《湖南日報》報道我的文章,我感到十分的高興。我是在父親的影響與感召下投身鄉(xiāng)村振興事業(yè),現(xiàn)在女兒心中也種下了一顆熱愛家鄉(xiāng)的種子,這也是一種傳承?!毕挠卤蛘f道:“女兒通過‘湖南日報朗讀者’平臺為家鄉(xiāng)代言,我也為她感到自豪!希望有更多的孩子參與此項活動,這不僅僅能得到鍛煉與提高,還能展示鄉(xiāng)村振興成果,講好家鄉(xiāng)的故事!”
攝影 | 周聃 陳建
攝像 | 李云建 周聃 熊勝純
剪輯 | 李云建
責編:王兵
一審:陳建
二審:李云建
三審:尹慧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