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02 11:00:31
前 言
10月31日,由農業(yè)農村部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二十四屆中國中部(湖南)農業(yè)博覽會(以下簡稱“農博會”)在長沙國際會展中心圓滿落下帷幕。
本屆中部農博會共吸引中部五省,山東、海南兩個主賓省,青海、貴州、甘肅、重慶、臺灣等22個省市展團參展,參展企業(yè)近5000家,集中展示展銷了全國各地優(yōu)質農產品和優(yōu)秀農業(yè)品牌。從27日開幕到31日閉展,展會吸引了近15萬觀眾。
展會觀眾來自全國各地,在展館不僅能找尋到家鄉(xiāng)的味道,還能品嘗其他縣市的美食。
在W1常德美食館,來自常德漢壽的一道獨特美食牢牢吸引了各大媒體和觀眾朋友的圍觀,超一萬人次品嘗了這道非遺美食。還沒走到展位前,觀眾便被一股濃郁的壇香味所吸引,等走近一看,只見兩個電餅鐺上擺滿了切片待煎的像香腸一樣的厚片,紅白相間,甚是好看。有人以為是香腸,有人覺得是叉燒肉,更有人覺得這個煎的是茄子。最后由展位負責人給出了答案:這便是傳承百年的非遺美食——灌芯辣椒。將辣椒里面灌入糯米,入壇發(fā)酵后出壇,蒸熟或煎熟即可食用。

得知這一答案,觀眾們的腳步更走不開了,紛紛表示,從小到大不止沒見過,聽都沒有這種新奇的吃法,不管等多久,一定要試試這個味道。在等待過程中,負責人一邊煎,一邊向大家介紹這款灌芯辣椒的吃法和做法:買回去,只要將包裝拆開,將辣椒切片或者切段,放入鍋里小火慢煎,煎至兩面金黃,微微帶點鍋巴即可出鍋擺盤,上面撒點蔥花芝麻,增色又增香,請客吃飯送朋友,是一款好看又好吃的特色美食。負責人一面說著,鍋里的灌芯辣椒也已煎到兩面金黃,還不等負責人招呼,鍋里的灌芯辣椒便被一搶而空。負責人無奈的笑著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剛出鍋的不要燙到嘴。品嘗完灌芯辣椒的觀眾們表情變化非常豐富,大家都說這比他們想象中的更好吃,看著大紅的辣椒其實沒有想象中的辣,辣椒的香味更加濃郁;配料簡單的辣椒、糯米、食用鹽,居然能做出這么豐富口味層次,雖然入過壇,但一點也不咸,吃到嘴里帶點微微的酸味,很是開胃;本來就是熟制的糯米在小火用油煎過之后,外酥里糯,口感非常豐富,讓大家忍不住吃了一塊又一塊。很多常德本地的朋友都表示,這個味道很是地道,但是形式又比傳統(tǒng)產品新穎,值得帶給朋友一起分享這獨特美味。

公司負責人,也是灌芯辣椒制作技藝的第四代非遺傳承人鄧華女士告訴我們,灌芯辣椒傳統(tǒng)技藝傳承至今已有百余年歷史,第一代傳承人朱金明于1909年研究了辣椒的多種加工方法,最終研制出一種把辣椒剖開、里面填入肉餡的做法,這就是“灌芯辣椒”的雛形。

民國中期,由于軍閥混戰(zhàn),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得不到保障,普通百姓的生活里很少能見到肉類制品,為了能找到能替代肉類制品的美食,朱金明又開創(chuàng)了“灌芯辣椒”這一手藝,將辣椒與糯米完美結合,并且將這門手藝傳給了兒子朱倫為。他16歲時就成學會了灌芯辣椒的傳統(tǒng)加工技藝。第三代傳承人朱義從小就和父親一起以做灌芯辣椒謀生,一直保留爺爺傳下來的手藝。
鄧華在傳承祖輩的灌芯辣椒傳統(tǒng)技藝上又結合了現(xiàn)代化工藝,讓灌芯辣椒在保留傳統(tǒng)風味的同時,能夠進行長時間保存與長距離運輸。在產品的批量生產過程中,發(fā)明了辣椒去蒂器等工器具,提高生產效率,讓灌芯辣椒既能保證傳統(tǒng)手工技藝的傳承,又能快速上量。灌芯辣椒色、香、味俱全,營養(yǎng)豐富,還原兒時家鄉(xiāng)味。
鄧華所創(chuàng)辦的湖南省壟上行食品有限公司如今已被評為市級非遺工坊。近些年來企業(yè)通過灌芯辣椒和蔬菜制品的深加工帶動了當地121戶貧困戶脫貧致富,解決了周邊50多名村民的就業(yè)問題,人均收入達到3000以上;收購農戶辣椒等2000多噸,年產值3000多萬。

鄧華表示,非常感謝政府能提供農博會這樣的平臺,能讓地方的特色美食為大家所了解和品嘗。作為灌芯辣椒加工技藝在21世紀的當代傳承人,鄧華深知自己肩上所承擔的責任和義務。在展會期間,她不斷的跟客戶進行交流,了解客戶的需求和產品改進方向;同時她也去各個特色市州展位進行了學習和交流,希望能將家鄉(xiāng)的農產品的深加工做得更好。她在傳承和弘揚祖輩的灌芯辣椒技藝的同時,工廠生產也一直堅持以鄉(xiāng)村優(yōu)質原材料,做不添加食品添加劑和防腐劑的好食品為目標,為漢壽縣傳統(tǒng)古法美食的傳承與發(fā)展做著自己的一份貢獻。

責編:林微微
一審:璩毅
二審:喻亮
三審:瞿建波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