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苑微課堂②| 少年的你,請勇敢對校園欺凌說“不”

    2024-12-24 09:46:36

校園欺凌,是網(wǎng)絡上觸目驚心的新聞案件,是校園里一觸即發(fā)的安全隱患。本期,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相關法律,勇敢對校園欺凌說“不”!不做欺凌者,不當受害者,也不做附和者和冷眼旁觀者!

案情回顧

初三學生小陳性格內(nèi)向,在學校沒什么朋友,也不愛參加集體活動,在同班同學小馬眼里顯得很懦弱、好欺負。臨近畢業(yè),學習壓力巨大,小馬一天比一天狂躁。無處發(fā)泄的情緒需要一個出口,他第一時間想到了小陳。從故意碰翻課本到開惡意玩笑,在小陳的默默忍耐下,小馬的行為一天比一天出格。某天上課,小馬又拍打小陳的背部,美其名曰讓他認真學習。再也無法忍受的小陳和小馬爭吵起來,課間休息時,惱羞成怒的小馬趁小陳不備,開始踢打小陳。小陳反抗,結(jié)果被小馬用早已準備好的木棍打傷頭部及腿部。小陳送醫(yī)后被診斷為創(chuàng)傷后應急障礙、焦慮抑郁狀態(tài),小馬和家人不僅要賠償小陳各項損失,還要進行精神損害賠償。

升入初二后不久,小張開始出現(xiàn)厭學情緒,父母反復追問,小張才吞吞吐吐說出了自己在學校的遭遇。原來,小張同宿舍的其他4名同學形成了一個小團體,因為生活習慣等小事和小張產(chǎn)生了矛盾。10月中旬的一個晚上,4人和小張因為熄燈問題又發(fā)生了激烈的爭吵,勢單力孤的小張被按在地上連扇耳光,并被錄下視頻,宣稱小張不聽話就要在同學中傳播。從那以后,小張出現(xiàn)頭痛、恐慌、失眠等癥狀,放假回家后再也不想返回學校。小張父母得知情況后十分憤怒,把4名同學告到了法院,要求賠償醫(yī)藥費,并進行精神損害賠償,目前法院已受理,將于近期開庭。

法啟未來

問:怎么判斷自己或同學遭到了校園霸凌?我很怕別人覺得我是過敏反應、玻璃心。

答:受到毆打、被別人用肢體暴力惡意攻擊;被惡意取笑、嘲弄、侮辱、譏諷、貶低;被故意損壞書本、衣服等個人物品或財物;在網(wǎng)上被惡意傳播謠言、詆毀、人身攻擊;被恐嚇、威脅、逼迫,被故意無視、被聯(lián)合起來排擠。當你或同學遇到以上情況時,可以肯定是遇到了校園欺凌,那么趕緊采取有效措施來保護自己吧。

問:面對校園欺凌,我該怎么保護自己?

答:首先要保持鎮(zhèn)定,拖延時間,尋找機會向周圍師生求救;其次,在校園內(nèi)外盡量結(jié)伴而行,避免落單;最后,要及時告知老師、家長,理智解決問題,不能以暴制暴,如果欺凌行為嚴重,涉及違法犯罪,應果斷報警,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quán)益。

問:欺凌者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答:當然要。結(jié)合欺凌行為的性質(zhì)、情節(jié)、后果以及當事人的年齡等因素,按照《刑法》《民法典》《治安管理處罰法》的相關規(guī)定,欺凌者應分別承擔刑事責任、民事責任及行政責任。所以我們需學會尊重和善待他人,不以拳頭大小論英雄,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來源:放學后雜志)

責編:伍芳芳

一審:黃帝子

二審:姚瑤

三審:黃維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