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發(fā)布 2025-02-25 11:18:49
當哪吒踩著風火輪霸屏電影院,當《哪吒之魔童鬧?!返钠狈肯褡鸺频耐宪f,我們看到的不僅是電影好看,更發(fā)現(xiàn)老故事也能玩出新花樣。
這部電影就像一個傳統(tǒng)文化大觀園,從衣服花紋到房檐樣式,從用嗩吶配樂到以桂林山水當背景,連結(jié)界獸的造型都參考了三星堆的青銅面具。老物件新搭配,既親切又新鮮,難怪大家追著要看第三部。
從這部電影的成功可以看出,導演成功抓住了“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新”這個“法寶”。在全國各地紛紛拿出“看家本領”,都想在打造文化IP上“卷”出一片天的當下,怎么才能“突出重圍”,怎么才能“笑傲江湖”,成為每個城市都在思考的難題。
而這個文化創(chuàng)新的路子,郴州其實也能玩得轉(zhuǎn)。那如何打造郴州自己的“哪吒”呢?
細數(shù)郴州傳統(tǒng)文化,我們有三大法寶。一是神仙老家——九仙二佛的傳說、炎帝教種地的故事,隨便拎一個都是好劇本;二是山水名片——天生麗質(zhì)的自然景觀,比電影特效還震撼;三是老城新生——裕后街晚上亮起燈,老房子變網(wǎng)紅打卡點,郴州長卷把老商業(yè)街搬進古建筑,逛著街就把郴州歷史看明白了。
現(xiàn)在要做的,就是給這些寶貝穿上時尚外衣。這方面郴州已經(jīng)有不少成功案例。沙洲村靠“半條被子”的故事,把紅色旅游做成了產(chǎn)業(yè)鏈,游客來了能看展覽、住民宿、吃農(nóng)家菜,走時還買特產(chǎn),這就叫老故事生出新“錢”景。
我們還可以把老手藝變新玩意,把非遺技藝做成手機殼、盲盒、動漫;我們可以在老景點玩高科技,給古建筑裝上AR導覽,掃掃碼就能看古人怎么生活;我們可以給老故事配新導游,設計神話故事和傳奇故事路線,沿著神農(nóng)和徐霞客的故事逛景點。
未來,郴州文化IP要進一步做大,建議重點抓三件事:一是講大白話,少用文縐縐的詞,多拍短視頻,講接地氣的故事傳說;二是增強體驗,像主題樂園那樣設計互動項目,讓游客變身故事主角;三是做好周邊,把宋代的“三絕碑”拓片做成筆記本,把“橘井泉香”傳說印在礦泉水瓶上。
文化創(chuàng)新就像炒菜,老食材用新做法,照樣能成爆款。郴州這座文化富礦,只要會挖、會包裝,肯定能打造出屬于自己的“哪吒”!
出品:郴江潮工作室
文字:陳 衛(wèi)
海報:袁丹華
責編:張思齊
一審:梁可庭
二審:羅徽
三審:陳淦璋
來源:郴州發(fā)布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