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和你并肩作戰(zhàn)的同行者

  大眾衛(wèi)生報   2025-04-08 15:29:03

腫瘤內科醫(yī)生面對的,是與時間賽跑的患者。一旦確診惡性腫瘤,人生的底色似乎被蒙上一層灰暗,而我們——醫(yī)者,便成為他們生命旅程的重要見證人。

每次接診新病友,我都將其視作接下來戰(zhàn)斗中的重要伙伴,竭盡所能詳盡講解診療計劃及注意事項,以縮小醫(yī)患之間的知識鴻溝。耐心的溝通不僅能緩解病友和家屬的焦慮與恐懼,也讓他們感受到,醫(yī)生并非冷漠的治療者,而是并肩作戰(zhàn)的同行者。

我常會擔心自己的表述是否被理解,因此主動留微信給那些茫然無助的病友或家屬,以便他們隨時聯(lián)系。可當周末清晨八點或深夜十點,咨詢電話一遍遍響起;當我反復叮囑的注意事項仍被遺忘甚至誤解時,難免會有些委屈……但想到他們的惶恐與不安,我的耐心解答何嘗不是一劑良藥?回復一條消息,不過幾分鐘,卻能為他們帶去整天乃至整月的安心。因此,我選擇細致入微地做好每一項工作。當病友康復出院,站在辦公室門口朝我揮手微笑,那一刻,所有的付出都變得值得。

有時,我也會被病友的堅韌所感動。李嗲嗲,七十余歲,曾是湘西的一名警察。2023年10月,他因腸癌術后復發(fā)轉移來院就診,昔日意氣風發(fā)的他變得沉悶低落,他問我:“袁醫(yī)生,我最大的愿望是看到孫子明年升學考試成功,你覺得有希望嗎?”

我們?yōu)樗贫藗€體化治療方案,半年規(guī)范化化療聯(lián)合靶向治療后,他的病情明顯改善,進入減毒維持階段,且依從性很好。這一年多來,他每次來院前都會給我發(fā)消息報平安,治療間隙還在家人陪伴下四處旅行。如今,孫子升學考試成功,他趁著來長沙復查,順便去探望孫子,其樂融融??吹剿笥讶镉涗浀狞c滴,我由衷為他開心。

晚期癌癥患者,沒有被家人遺忘,也沒有被世界遺忘。在接受治療的同時,他們可以像正常人一樣享受親情關愛、享受美食美景、享受生命的饋贈。看到他們健康的生活動態(tài),便是對我們醫(yī)者辛勤付出的最大肯定。

“袁醫(yī)生,我明早來辦理住院做下次治療,謝謝?!彼职l(fā)來消息。這些病友或許并不認為醫(yī)生手中揮舞的是“魔法棒”,但他們知道,我們是除家人之外,最希望他們康復的人。

“袁醫(yī)生,謝謝您,我結療了,感謝您的照顧?!毙g后輔助化療的病友一批批來,又一批批離開。我像一名擺渡人,在化療的浪潮中護送他們重返正常生活。

劉某某,是一位90后女孩,兩個孩子的母親,產(chǎn)后一年被確診為III期結腸癌。術后,我接手她的輔助化療。初次接診,我耐心向她講解了后續(xù)治療計劃——半年鞏固化療,每21天一個療程。在一個安靜的角落我為她體檢,這個瘦弱的身體曾孕育過兩個生命,如今,松弛的腹部布滿妊娠紋,又添上一道十余厘米的術后疤痕。我能感受到她的堅韌,她的朋友圈狀態(tài)更新為:“半年后,仍是一條好漢?!蔽夷嬖V自己:一定要盡力幫助這個同齡女孩“上岸”,讓她的孩子擁有一個盡可能健康的媽媽。

半年后,她完成第八次化療,給我點了一杯咖啡。我欣然接受,能感受到她的如釋重負與重生的喜悅。此后,她的朋友圈里盡是快樂的親子時光。

“有時去治愈,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當我翻開患者資料,仿佛聽見時鐘滴答作響。為了讓每位病友在有限的時間里擁有盡可能好的治療體驗,我總是努力去了解他們的意愿與支持體系。畢竟,對他們而言,生命的終點或許已不遠。

成為腫瘤內科醫(yī)生后,我第一次直面自己接診病友的死亡,是從隨訪護士口中得知的。當晚,她的面孔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多年來,我見證了從30歲到78歲的生命,在病痛折磨下逐漸枯萎。對癥支持治療,是現(xiàn)實的無奈,也是我們能給予的最大溫柔。

“袁醫(yī)生,他還能過這個年嗎?”

“我們希望他不僅過這個年,還能過下一個年。醫(yī)生的期盼和你們一樣?!?/p>

我們見證著癌癥晚期患者從確診時的無助,到治療后燃起希望,再到病情惡化時的絕望。陪伴他們從一線治療,到二線、三線,直至無藥可用,過程或短至數(shù)月,或長達數(shù)年。唯有用專業(yè)技能和耐心態(tài)度,才能不負生命所托。

國學大師王國維先生巧妙地以古人詞句做喻,提出“治學三境界”,他說:“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jīng)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说诙骋病!娎飳にО俣?,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说谌骋?。”

漫漫從醫(yī)路,不問歸途幾何,只抬頭堅定地趕路,踐行踏實、嚴謹、求實、務真、精進的醫(yī)學精神,以溫柔悲憫的同理心譜醫(yī)者之歌,與病友家屬齊心共筑生命長橋。

湖南省腫瘤醫(yī)院消化泌尿內二科主治醫(yī)師 袁霞

通訊員 彭璐

責編:袁小玉

一審:袁小玉

二審:梁湘茂

三審:田雄獅

來源:大眾衛(wèi)生報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