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字含情·第14期|滕建斌:脈龍界上桐花開

滕建斌   新湖南客戶端   2025-04-15 13:24:44

筆耕不輟書心意,墨染華章繪真情。

鐫細的文字,有著強大的感染力。一篇文章、一首詩、一句話甚至一顆字,都有可能引發(fā)我們共情,成為美的享受。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文字記載著人類久遠的歷史記憶,是我們的良師益友和精神家園。

胸中有大愛,筆下含深情。豪情萬丈、哀婉綿長,都是我們最真誠的情感表達。

愿你我,拿起手中的筆,寫下心中的情,在喧囂的塵世尋求片刻的安寧。


文/滕建斌

春草步步綠,春山日日暄。陽春四月,再進脈龍界,群山連綿、峰巒疊翠,漫山遍野長滿桐子樹。

人間四月芳菲盡,脈龍界上桐花開。村寨周圍,前山后坡,溪邊井旁,田間地頭,房前屋后,漫山桐花競相怒放。樹樹桐花爭奇斗艷,白如雪,宛如梨花綻放;紅似霞,仿若桃花灼灼。一簇簇、一團團擁滿枝頭,整個山頭、山坡、山坳都被桐花覆蓋。

清陽曜靈,和風容與。漫步在桐子花海里,花香撲鼻,心靈澄澈,自由散淡,空氣潤濕,清風飄蕩。

春路雨添花,花動一山春色。腳下,野草繁盛,那一抹抹新綠,生機盎然,空空的心靈,仿佛灌注了新鮮的血液,慢慢填滿生機,令人心潮澎湃。

佇立在綻放的桐子花下,和風吹拂,瓣瓣桐花隨風飄落,飄在頭上、肩膀上,輕輕一轉(zhuǎn)身,寄落在身上的花瓣呈圓弧形飄向遠方。

大學畢業(yè)分配到咱果初中教書,四月第一個周末,學校組織家訪,我們幾個年輕教師被派往偏遠的脈龍界·桐花寨走訪。那時,從石堤河通往脈龍界·桐花寨的村級公路才開始修建,不能通行,我們寄放好從學校騎來的自行車后,徒步上脈龍界·桐花寨。

沿小溪溯流而上,晨光熹微,一灣溪水繞過開滿各種野花的小山堡靜靜流淌,沙石鋪底,溪水清冽,淙淙不絕。溪水上漂浮著或紫紅或粉紅或潔白的花瓣,它們成群結隊,從上游一路隨波飄搖而來,我仿佛聞到了溪水清新淡雅的幽香。

春山蒼蒼,春水漾漾,遠近山坡上淺紅的杏花,深粉色的桃花,舉著小火把的紫云英,香氣撲鼻的刺槐花開得正艷。路邊那些搖曳的野花,五顏六色,千姿百態(tài),有的能叫上名,有的叫不上。山澗石縫里濺出的水霧時而打濕眼睛,穿行在蜿蜒盤旋向上陡峭的山路,一路歡歌笑語。

那時的我們正當青蔥歲月,個個眼中有神、心中有光、腳下有力、臉上有笑、腦子有想不完的事,身上有使不完的勁。經(jīng)過一個多小時的跋山涉水,我們終于到達了走訪目的地——脈龍界。

此時,晨霧開始慢慢從山頂向四周散開,陽光斑斕,微風含香,登高望遠,一覽眾山小。遠山如黛,近水含煙、云里霧里、若隱若現(xiàn)。一種明耀的白,直抵雙眼,那種強勢的侵略,令我始料未及。山山嶺嶺,鑲滿素淡的白,置身于雪的童話世界,心曠神怡。

走訪任務完成,已到中午。同事母親給我們準備了豐盛午餐,老叔從柜子里取出自釀的苞谷燒,我們團團圍坐在廂房火塘邊開始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屋內(nèi)火塘里熊熊火焰煎得鍋里的臘肉發(fā)出“滋滋”響,觥籌交錯、酒肉飄香、歡聲笑語,其樂融融。屋外陽光明媚,山光水色,屋坎上的桐子樹斜生出的枝丫遮擋了大半個廂房屋頂?;鹛链稛煆耐呖p里裊娜升起,與翩翩起舞的蝴蝶、上躥下跳的蜜蜂、銜泥筑巢的燕子,緩緩零落的桐子花瓣一起纏綿共舞。

幾碗酒下肚,老叔興致上頭,滔滔不絕宣講他的“英雄”事跡。

仔細打量老叔,年過花甲,身材高大魁梧,皮膚黝黑,眼睛炯炯有神,身板硬朗。端碗喝酒時露出充滿力量的手臂,第六感告訴我老叔是個有“故事”的“硬漢子”。

老叔端著酒碗,帶我們到門前院壩,一棟小巧別致的土家人居住的木房子便呈現(xiàn)眼前。

房子的正屋用清一色樅樹做柱子修建而成,寬敞簡潔。正屋的左邊是土家吊腳樓,右邊是廂房,整棟房子呈不對稱的“凹”字形。房子裝飾得非常精致。小青瓦、花格窗、司檐懸空、木欄扶手,吊腳樓走馬轉(zhuǎn)角,錯落有致,門楣雕龍畫鳳,桐油漆過的板壁在陽光照射下熠熠生輝。

房前院落的青石板在陽光照耀下發(fā)出閃閃金光,院壩周圍竹籬笆上,晾曬著剛腌制好的菜薹,發(fā)出淡淡清香,沁人心脾。極目遠眺,桐花深處一棟棟依山而建的土家吊腳樓有的露出屋檐、有的露出屋頂……風拂花海,時隱時現(xiàn),宛若仙山云海中的蓬萊仙閣。

老叔說,這房子是他爺爺修建的,有百余年歷史了。

老叔的爺爺是脈龍界·桐花寨上早期榨油師,曾帶領脈龍界·桐花寨上的百姓栽種桐子樹、建油房,帶領青壯年勞動力把榨好的桐油販賣到里耶,從里耶買回鹽巴、布匹、大米等生活用品。“一挑桐油下里耶,十挑大米上山來”,每到農(nóng)閑賣油季節(jié),脈龍界·桐花寨到石堤河這條“脈龍古道”十分繁忙,挑擔桐油去里耶的隊伍在這條蜿蜒盤旋的山路上前不見頭、后不見尾,浩浩蕩蕩,蔚為壯觀。

販賣桐油的“爺爺”們源源不斷地把外面的大米、鹽巴、銀圓等帶回脈龍界·桐花寨,“爺爺”們目睹外面的繁華,決心改變山寨。聘請能工巧匠新建轉(zhuǎn)角樓、吊腳樓,整修“脈龍古道”,湊錢從外地聘請德高望重的先生辦私塾讓娃娃們讀書識字……脈龍界上桐花朵朵盛開,花香四溢、書聲瑯瑯,土家吊腳樓拔地而起。

老叔揮舞著醉意的手指著堂屋褪色的獎狀自豪地說:“我是脈龍界周邊十里八鄉(xiāng)的榨油能手,是公社、縣、州勞動模范!”移步望去,堂屋板壁上貼滿了密密麻麻的獎狀,只是被遠去的歲月侵蝕得面目全非,獎狀上面的字多半不能認出,仔細辨認依稀可見“咱果公社什么能手、龍山縣什么標兵、湘西州什么先進個人……”

老叔二兒子春華饒有興趣地講述家族光輝歲月。老叔家?guī)状硕际敲}龍界上榨油師,老叔從小隨父親在油坊里摸爬滾打長大,天智聰慧、踏實勤奮,在父親的言傳身教下,十六歲那年就接替父親成為整個公社最年輕的榨油師。老叔子承父業(yè)成為榨油師的時候正是咱果公社油桐生產(chǎn)的高峰期。那時,油桐是咱果公社的主打產(chǎn)業(yè),每個生產(chǎn)大隊都建有油房,稍微大點的生產(chǎn)大隊建有兩個油房。咱果公社街道上到處建有油房。每到榨油季節(jié),機器轟鳴、濃煙滾滾,油香飄飄。

老叔接手脈龍界·桐花寨上的榨油師時,脈龍界·桐花寨上的油桐產(chǎn)業(yè)面臨桐子樹老化、出油率低等問題,桐油產(chǎn)業(yè)走在整個公社的后面。老叔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憑年輕人一股不服輸?shù)男U勁,帶領社員扭轉(zhuǎn)頹勢。老叔帶領農(nóng)戶開墾荒地擴大桐子樹種植面積,加強管理,精耕細作,施肥除草,引進新品種。組織年輕榨油師去外地學習榨油技術,多方籌集資金改造油房、添置先進的榨油機器……

脈龍界·桐花寨上的桐花靜靜綻放,年復一年,在老叔堅持不懈努力下,脈龍界·桐花寨上的桐子樹種植面積翻了一倍,產(chǎn)油量和出油率均得到大幅提升。特別是榨出的桐油純度高、油色清淡、透明度好,享譽周邊,遠銷國內(nèi)外。各種現(xiàn)場會、觀摩會陸續(xù)在脈龍界·桐花寨上召開,各種榮譽紛至沓來,古老的脈龍界·桐花寨如怒放的桐花一樣鮮艷奪目。

夕陽西下,我們正準備打道回府時,老叔家小女兒秋實從桐花林里放?;丶?,她右手拿著柳枝做成的牛鞭,左手高高舉起用藤蔓做成的桐花花環(huán),騎在牛背上笑嘻嘻地向我們招手。她用稚嫩的口音對我們說:“哥哥們莫走,留下來吃晚飯,吃完晚飯后我給你們講桐花故事,帶你們?nèi)タ瓷侥沁叺耐┗?,那邊的桐花開得好美!”

夕陽灑落在漫山遍野桐花上,飄灑在秋實妹妹紅彤彤的臉上。桐花朵朵開,嫩紅的新葉襯著潔白的花瓣和淺紅的花蕊,如同騎在牛背上向我們緩緩走來的“桐花妹妹”,大大方方、熱熱烈烈,對明天充滿無限的希望和憧憬。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邁入新時代的脈龍界,當?shù)卣畤@“桐花”資源大做文章。利用漫山遍野桐花走“桐旅”“文旅”“農(nóng)旅”結合發(fā)展鄉(xiāng)村旅游新途徑。推出“油桐知識講解,古法榨油工藝介紹,花地寫生、花地攝影、花地詩歌頌”等豐富多彩的體驗試活動吸引游客。如今,脈龍界·桐花寨鄉(xiāng)村旅游如火如荼,前來旅游“打卡”人流如織。

藍天白云之下,群山巍峨、峰巒起伏。萬畝桐花如雪一般在山間綻放,白色的花海極為壯觀,讓人嘆為觀止。具有濃郁土家風情的“轉(zhuǎn)角樓、吊腳樓、排扇屋”等傳統(tǒng)木樓,依山而建,雕梁畫棟、飛檐翹角,鱗次櫛比,十分有層次感。寨前屋后是一層又一層的梯田,層層疊疊,一片翠綠。四周群山聳立,清澈的溪流潺潺有聲,貫穿整個寨子。


誠摯邀請每一位文字愛好者寫下您的佳作,新湖南客戶端將為您分享美好。

投稿郵箱:hnrbxxfs@163.com

聯(lián)系電話:0743-2132361

投稿須知請戳莫莫小編→字字含情投稿須知.docx

期待您的作品

專題入口→字字含情

責編:莫成

一審:莫成

二審:楊元崇

三審:張頤佳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

我要問